在三代同堂的家庭里,爺爺奶奶幫助照顧孫兒,是很自然的事。爺爺奶奶對孫子的疼愛沒得話說,媳婦如果上班,家中有老人照看,頗能免除后顧之憂。媳婦即使不上班,孩子也可享有除了父母之外的呵護與注意。但是,上了年紀的祖父母和年輕的媽媽在教育孩子上,可能差異很大,不容易一致,這也正是許多三代同堂家庭的困擾。
婆媳之間本來就是很微妙的一種關系。兩個女人,同時深愛一個男人一一兒子兼丈夫。有了小孩子,又多了一層復雜,一邊是能含飴弄孫的喜悅,一邊是初為人母的殷期殷望。這種狀況下,家庭關系需要好好調適,三代之間才能相安無事。
從消極面來看,三代同堂的家庭要避免用小孩子作為平衡大人之間紛爭的一種工具,以免在大人的不愉快當中傷害小孩。例如:
一、避免借著處罰孩子來發(fā)泄對公婆的不滿
有—種常見的情形是爺爺奶奶疼孫子,管教的尺度比母親寬松,母親很怕慣壞了孩子,卻又無法改變公婆的作法,于是在公婆寵慣了的行為上加倍責罰孩子。例如::公婆縱容孩子看電視,媽媽就在抓到孩子因為看電視而作不完功課時,把他痛打一頓。表面是教訓孩子,實際也是對公婆的一種抗議:“你們寵,我就打給你們看!”這種作法直接傷害孩子,也在無形中把孩子當作轉移不滿的對象。公婆在這種暖昧溝通中,收到媳婦不滿意的訊息,又無從加以澄清,反而加深了兩代之間的鴻溝。
二、避免為了競爭而縱容孩子
婆媳之間如果持有競爭的心情,兩個人都想獲得孩子較多的喜愛,使孩子把自己放在優(yōu)先選擇的第一位,有時會不知不覺地討好孩子,攏絡孩予,作為自己占了上風的證明。在這種夾縫里的小孩便學會如何在媽媽與奶奶中鉆漏洞,以得到最大好處。結果,孩子可能感受到大人勾心斗角的心機而覺得困惑,同時,也常造成管教上的問題。
三、避免孩子受到差別待遇
如果家庭里不同的孩子由不同的人照顧,例如:一個由奶奶帶大,另外的孩子由母親自己或交由保姆照料,就會出現(xiàn)差別待遇的情形。像:奶奶最疼自己帶大的那一個孫子,媽媽卻偏愛另一個孩子。如果大人不留意自己的情感與公平原則,就很可能會給某一個孩子過多的特權,或是在孩子們發(fā)生糾紛時,不自覺地袒護某一個孩子。
從積極面來看,要解決三代同堂家庭中的子女教育問題,需要從改善大人之間的關系做起:
一、尊敬長者
對老人家的尊敬是必須有的先決條件,老人處于生命旅程的最后階段,面臨退休,健康等各種危機,如果得不到足夠的尊重,心中可能慌亂不安,懷疑自己的價值和在家庭的地位,在這種不平衡的心緒下,很容易有一些不理智的作法,增加子媳的困擾。相反的,如果長者得到充分的尊敬,內心感到安定,確認自己仍然有價值,才能明理地與子媳合作。
二、樞鈕人物要發(fā)揮功效
在公婆與兒子媳婦的三角關系中,身兼兒子及丈夫角色的是個樞紐人物,他與父母及妻子雙方面的關系越好,整個三角關系越能運轉得順利:若是夾在父母與妻子中運轉不當?shù)臅r候,他的壓力可能也最大。他需要很聰明地知道不多指責妻子或抱怨父母,也要能傾聽雙方面的苦經(jīng),接納雙方面的情緒。使年老的父母感到被兒子尊重了解,而能愛屋及烏地增加對媳婦的包容。妻子也在感到丈夫的體恤愛情之后增加與公婆相處的力量。有一位妻子說:她每次在客廳挨了婆婆罵,丈夫當時不動聲色,但是回到房里,先生的第一句話一定是向她道歉:“我知道你是為了我才受這委屈的。”這位妻子由丈夫那里得到的溫暖,足夠她接受更多的寒霜。
三、在單一教養(yǎng)事件上協(xié)調
要想改變公婆對孫子的教養(yǎng)方法是很困難的,因為他似曾用這套法子帶大了兒子,不覺有什么不妥。雖然改變老人的想法很難奏效,但是針對某一具體的教養(yǎng)事件與他們協(xié)調,卻比較有希望做判。好比說,子媳在事先已有協(xié)商,默契之下,心平氣和地請父母在飯前兩小時內不要給小孩子吃餅干,若要給,可以用水果取代。別的不提,就針對單一事件,或許能與老人家取得一致步調。一般而肓.老人家越感到自己被尊重、有價值,沒有受到忽視的話,合作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些。